大家好,我是 Dspace 的创始人—Jason。近日,我有幸接受了嘉程资本 NextCapital 的专访,其中我分享了我们如何通过 AI 技术重塑社交体验,以及构建更智能、更有温度的社交平台的愿景。那么接下来,我将把访谈中未尽的话题继续分享给大家,与大家一起深入探讨AI 如何成为对抗社交“熵增”的“负熵引擎”,并展望未来社交的演进方向。
一、从“熵增”看社交困局
- 信息过载与大脑“消化”瓶颈
- 数据对比:据统计,我们每天接收到的文字量高达近13万个单词,相当于连续阅读三本《哈利波特》,但大脑有效处理的时间仅有19分钟;相比1990年,信息量居然增加了超过60倍。
- 熵增定律启示:物理学中,孤立系统的混乱度(熵)总会增加。就如同一杯热水放置一段时间后会自然降温,社交领域如果缺乏适当的信息筛选和规则引导,也会导致用户在信息海洋中迷失,从而产生焦虑和疲惫感。
- 社交关系的泛化现象
- 微信案例:虽然微信用户数已达13亿,但有78%的用户认为熟悉的好友不足3人。实际上,我们大多数联系人分布在工作、社群等不同场景中,长期多群聊甚至让大脑处于“微醉”状态,会影响你的决策效率和情绪稳定。
- 现实问题:关系泛化、信息过载正使得传统社交体验越来越低效,大家逐渐失去对“社交”的热情和信任。
二、AI助力构建“负熵社交”系统
正因如此,我们认为利用 AI 赋能社交是破解上述困局的关键。Dspace 正在打造一套**“负熵社交”**系统,旨在通过科技手段解决信息过载和低效连接问题,具体措施包括:
已实现的核心功能
- 智能文案优化 利用 AI 降低用户内容创作成本,让表达更精准高效。
- 自定义信息流 提供精准且可控的内容筛选工具,帮助用户过滤无效信息。
- 多维匹配报告 通过多角度数据分析,提升交友质量与体验,帮助用户建立更有温度的社交关系。
正在研发的功能
- AI社群管理工具 简化群组运营流程,提高社群管理效率。
- 智能讯息整理 自动提炼和归纳聊天中的关键信息,让沟通更加清晰高效。
未来,我们也将不断拓展智能体的服务范围,实现从社交互动到生活服务的无缝衔接,让 AI 成为全场景陪伴用户的“智能管家”。
三、未来社交趋势 —— 升级、迭代与技术驱动
未来社交将呈现出以下几大趋势:
- 社交需求的升级
- 深度与温度:从泛连接转向**“溏心蛋社交”。年轻用户更倾向于与固定对象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联结**,而非追求数量庞大的社交关系。
- 虚实融合:线上便捷性与线下真实体验将并重。数据显示,诸如 Soul 平台“重返三次元”话题和“无声连麦”创新形式都体现了这一趋势。
- 社交形态的迭代
- 圈层化社群:垂直兴趣社群将成为主流,通过精准匹配和身份验证技术,提升社交互动质量。
- 场景化社交:将社交嵌入具体生活场景,如元宇宙虚拟演唱会、文旅+社交等,让用户在沉浸体验中建立联系。
- 无摩擦社交:借助跨国 VR 协作、虚拟会议等技术,打破物理与虚拟的界限,实现零摩擦社交体验。
在未来,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增强现实等技术的融合,将重塑社交体验,构建更加安全、沉浸和可信的社区。
四、结语
当信息与人际交往的“熵增”不断挑战我们的认知时,AI 正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与智能匹配能力,为我们构建一个高效、深度且温暖的社交生态。Dspace 通过“负熵社交”系统,正致力于为用户重构社交体验,让社交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连接,而是回归到情感共鸣与真实交流。